為什麼你現在應該先買 Google One 而不是 ChatGPT?

為什麼我現在建議你先不要買 ChatGPT?全球數據也顯示四五月份流量變化值有28.9% 超過四分之一改使用Gemini ​ 用了 AI 工具大半年以來,陸續有朋友來問我:「ChatGPT 值不值得買?」以前我的答案很簡單:「值得,20 美金/月,不貴。」 ​ 但最近我開始改口了。不是 ChatGPT 不好, 而是你應該先買 Google One。價格一樣,體驗卻完全不同。 ​ 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,不是模型多強,而是流程整合得夠不夠深。 觀察下來,多數人問這問題的時候,其實還沒搞清楚自己要 AI 來幫什麼。 ​ 所以我還是會回到本身底層邏輯:「人、貨、場」 什麼樣背景的人,要達成什麼目的,在什麼場景下會發生? ​ 如果你是這樣的一群人: 每天都在收 Gmail、安排會議 常常開 Docs 寫企劃、報告、簡報 習慣用 Sheets 處理報表 所有檔案都放在 Google Drive 裡備份 ​ 那麼我會直接說:「你不需要 ChatGPT,你需要的是 Gemini。」 ​ ChatGPT 是強,但你得跳來跳去。 用 ChatGPT 有個小痛點: 你必須切換工具、複製貼上、換視窗、換格式、再貼回原本的文件裡。光是這個來回切換的動作,一天下來,就足以耗掉你大量注意力和時間。 ​ 而 Google 的 Gemini,現在是直接整合在你日常使用的工具裡: Gmail 裡可以自動幫你總結信件 Calendar 裡的會議可以自動產生記錄 Docs 裡可以幫你起草文案、釐清邏輯 Sheets 裡可以直接問它:「這份報表有什麼異常?」 不用跳出去,也不用學新工具,側邊欄打開就能用。 而且你不只是買 AI,還多了 2TB 的雲端硬碟 ​ 很多人沒注意,Google One 給的是整包服務。 除了 Gemini Pro 模型、Workspace AI 功能全開,還直接送你: 2TB 雲端硬碟空間(這對工作檔案、手機備份來說非常實用) Gmail、Docs、Meet、Sheets 裡的 AI 功能全面開啟 原本就熟悉的工具,直接升級為會動腦的版本 光是這 2TB 空間,我覺得就已經值回票價。 ​ Google 和 OpenAI 的策略邏輯,完全不同 你會看到 Sora 的影片覺得很驚艷,GPT-4o 的多模態也很強, 但說實話,這些目前大多用不到。 ​ Google 做法不一樣,它不是拿技術來炫,而是拿來放進你的工作流程裡: Vids 平台:讓你快速產出 AI 行銷短片 Veo 模型:對標 Sora,未來整合進 YouTube Create Imagen 4:圖片生成能力強,還能直接插進簡報裡 GEM:Google 版的 GPTs,免費版本就能用 ​ 重點不是技術有多強,而是能不能解決你現在的事 ​ OpenAI #在展示未來。 Google #在解決現在。 ​ 對多數人來說,頂級模型並不是剛需, 真正有價值的,是「不打擾你原本工作節奏,卻能默默讓你變快」的整合式 AI。 所以現在有人再問我 ChatGPT 要不要買,我會說: ​ 先看你每天用什麼工具。 如果你跟我一樣,每天泡在 Gmail、Docs、Slides、Drive 裡, 那先訂 Google One 就對了。 這不是要你放棄 ChatGPT。 只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說 先解決你「每天都在做的事」,比較實際。 等你熟了、用得順了、知道自己在幹嘛, ​ 再回來玩更高階的 ChatGPT 進階應用,其實也不遲。 ​ 補充 : 我工作就是有創作、創意的需求。這些創意文案腳本等等 我會覺得使用Deepseek避開ChatGPT免費次數太少問題 且Deepseek對於中文字的理解跟創意發想稍微好一點 推薦​ Google One (Gemini)+Deepseek 是一個不錯的工具組合